刊頭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2014 03 21林孟潔:服貿協議的草率令人震驚(吳淑莉 039)

林孟潔:服貿協議的草率令人震驚──剛與馬總統會面的倫敦政經學院教授Christopher Hughes談話側記

到相2014-03-21 獨立評論@天下 作者:林孟潔
相關關鍵字: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318學潮Christopher Hughes
林孟潔:服貿協議的草率令人震驚──剛與馬總統會面的倫敦政經學院教授Christopher Hughes談話側記
圖片來源:林孟潔
三月二十號禮拜四,倫敦時間上午十一點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館Christopher Hughes教授的研究室裡,他手上拿著兩個禮拜前在台灣和馬英九總統的合照,照片裡他笑得有點窘,因為好像大家都不太願意跟總統握手,結果最後只好把他推向前去。
Christopher Hughes教授十分猶豫到底應不應該把這張照片上傳到個人網頁。他的研究興趣聚焦於中國外交政策、兩岸關係與國族認同,每年都會飛到東亞待一段時間做研究。禮拜四是他固定的OFFICE HOURS,本周正逢台灣服貿抗爭風波,作為研究兩岸關係、剛與馬總統會面的英國政治學者,他對此表達了觀察與想法。
 林孟潔:服貿協議的草率令人震驚──剛與馬總統會面的倫敦政經學院教授Christopher Hughes談話側記
以下為Christopher Hughes教授的談話側記:

去年夏天我受邀至台灣的政府部門討論服貿協議,為其草率感當震驚,因為許多涉及重要且敏感的部門並沒有經過審慎的調查與評估,政府並沒有更仔細的檢視這個協議一旦通過所帶來經濟上隱含的意義和後果。

這讓我想起了ECFA。台灣的問題其實並不完全如政府所說的是在經濟上,而是馬政府從以前到現在所指稱的,如果不簽經濟協定,台灣就會落後南韓,這並不是全部的事實。馬政府從未真正提出一個對策和足以服人的論點來說服人民。

這些如果不簽就會導致失去競爭力的說法,其實只是讓政府找到藉口轉移注意力,不去正視問題的核心──台灣真正的問題是在國內的產業結構與財經部門並沒有很好的運作,亦缺乏對研發與創新部門的投資。當台灣的企業在過去很輕易的就得以登陸使用他們廉價的勞工和土地等,那長期下來其實並不太可能提供台灣自身產業創新的誘因,台灣正逐漸失去在科技和創新產業上所掌握的技術。其實台灣並不是沒有優勢,只是政府應該正視並對國內產業結構與整體環境進行調整,提出實際應對的政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